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时间:2020-08-04 14:02:44来源:本站整理作者:xl点击:

近日有一份数据调查显示有超七成的大学生原因主动玩梗,网络流行语的更新是非常频繁的,要时刻紧跟热度潮流,但玩梗也有高下之分,那么,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是真的吗?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?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。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

近日,中青校媒面向全国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,调查显示,72.48%的高校大学生愿意主动“玩梗”;26.61%表示“顺其自然”;仅有0.91%的高校大学生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。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调查显示,67.34%的被调查者在了解到某个新“梗”时,会在适合的场景与好友分享,19.05%热衷于与好友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,甚至主动创造新“梗”,13.61%表示自己“看看就过了”。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另外,在“流行梗知多少”的测试中,超过90%的被调查者可以接上超过4句网络流行语。

调查显示,青年人热衷于“玩梗”的原因包括:方便与朋友交流(47.78%),利于语言表达更有趣(75.71%),有助于语义表达更加准确(20.26%)和为了展示自己的标新立异(9.88%)。

63.81%的被调查者认为用“梗”可以更精确地表达情绪和想法,54.54%喜欢“玩梗”与朋友产生共鸣。

调查显示,表达过于直接、草率(24.8%),容易产生信息焦虑(31.65%),使用不当因而伤害感情(63.51%),表达过度娱乐化导致伤害语言文化(63.61%)和过度使用因而造成厌烦(64.82%)是大学生眼中“玩梗”的缺点。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使用生态丰富多彩:有的梗是对日常生活的总结,比如朋友圈经常刷屏“我的青春结束了”,后来演变成“我青结”;有的是对热点事件的讨论,引起语义符号嬗变,譬如《隐秘的角落》带火了“一起去爬山吗”;有的是方言梗,比如“蓝瘦”“方了”“老铁”;还有一些纯粹是语言解构,比如“细思极恐”“不明觉厉”……无论表现成什么样式,网络流行梗都是语言系统对现实社会迅速、直接的反映,背后是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的变化。

“造梗”“玩梗”的主要目的,是创造一种文化上的联结。人们运用它,并不追求意义的准确,而是寻找情感的共鸣,互联网上互不相识的两个人,心照不宣玩起同一个梗,可以迅速建立联系,完成身份认同。

同时,“玩梗”也展示了语言的包容性。语言就如同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,对新的语汇和表达,总是敞开怀抱、容纳它们。但是,语言之河看似包容,也会通过分层过滤,淘尽渣滓、淬炼真金。

从这方面讲,“玩梗”也有高下之分、云泥之别。

譬如,古人也会“玩梗”,但许多梗并不低俗。譬如汉朝王莽新朝,民间流传一首歌谣,“灶下养,中郎将。烂羊胃,骑都尉。烂羊头,关内侯。”此梗简单易懂,讽刺的是厨师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官员。东汉刘秀称帝之后,派张勘做渔阳太守八年,打退匈奴侵扰,开垦良田近万亩,民间歌谣称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”这些梗,都是村妇、农夫、樵子之流的作品,当时也许算不得高级,却因为内涵丰富、朗朗上口,流传至今。

今天的“互联网梗”,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历经时间沉淀,会成为后人眼中的“神梗”,甚至成为一种常用表达。

但显然,有更多的网络热词,已经消失在了词语的密林之中。

这些转瞬即逝的语言梗,其生命力之弱,大都是因为没有“所指”,没有解读的空间、深究的意义,甚至,许多是文化糟粕。好比最近流行的“祖安文化”,自以为幽默的“化粪池警告”等,就是一种负面语言表达。

对读者来说,碰到低俗、恶俗、粗俗的网络梗,也有必要擦亮眼睛。

超七成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现象

纵观语言发展历史,每个时代都有旧质语言要素的消亡,也有新质语言要素的产生,这是语言创新的必经阶段。

在今天这个阶段,“玩梗”成为年轻人社交的快捷键,也大概是它创新发展的一部分。

不过,对于其中的好坏,我们也要有自知之明,既要敞开怀抱,接受更多的新语汇、新表达,也要有所选择,起码,对互联网的糟粕文化,应该有所体察,及时引导。

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

最新文章
娱乐新闻
推荐文章

网友跟帖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。

关于八宝网

Copyright 2015-2020 8bb.com 〖八宝网〗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-1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