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 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

时间:2022-08-04 09:18:52来源:本站整理作者:xl点击:

今天是七夕节,古代又称乞巧节,这个节日的主角是女性,其实刚开始和“情人”并没有什么关系,是古代妇女节,那么,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?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?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。

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 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

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

其实,七夕节就是古代的妇女节。在古代,女性是七夕绝对的主角。平时“大门不出、二门不迈”的她们在这天可以挥洒肆意做自己。那些“乞巧”愿望里,尽是女孩子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。

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又被称为乞巧节、女儿节等,这个节日来自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,它并不像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,有着深厚的历史现实渊源,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。可是对于中国古代妇女来说,七夕节却成了们最看重的节日,它对古代妇女的意义和影响远甚于其他传统节日。

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。民间相传,在每年的七夕夜晚,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,女孩们在这天晚上辅以时令瓜果向织女祭拜,乞求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,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,也乞求幸福的姻缘巧配。

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 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

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

一)斗巧——最早的节日意义

穿针乞巧(也叫赛巧)——《西京杂记》说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具习之”。意思是女子比赛穿针的速度,她们结彩线,穿七孔针,穿得越快就意味着乞到的巧越多,穿得慢的少的称为“输巧”,“输巧”的人要事先准备一份礼物,送给得巧者。

喜蛛应巧——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说:“是夕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”。意思是放水果至庭院中,看有无蜘蛛结网,有结网则说明有乞求有应验了,这种乞巧方式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。后续朝代一般用小盒子装蜘蛛来看结网情况,唐朝看网的稀密程度,宋朝看网结的是否美观等。

投针验巧——明清两代盛行。源于穿针但又不同,是先准备一只面盆,倒入“鸳鸯水”(白天和夜间取得水混合而成),但一般是把河水、井水混合倒入面盆并放置露天过夜,再经第二天(七月初七)太阳一晒,到中午或下午就可验巧了。原理是水经过阳光照射,表面依稀生成薄膜。验巧方式是取缝衣针,轻轻平放在水面上,针不会下沉,水底下就会出现针影,若针影是笔直的一条,则“乞巧”失败,若针影弯曲,或一头粗一头细,或是其他图形,便是“得巧”。

七夕为什么说是古代妇女节 七夕古代女孩是怎么过的

二)祈福祈姻缘

接露水——浙江农村习俗。即用脸盆接取露水,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,如抹在眼上和手上,可使人眼明手快。

结红头绳——据说如果家里孩子体弱多病,大人们就会在节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,戴在孩子脖子上,寓意祈求女神保佑孩子健康成长。

游七姐水——广西百色、靖西等地习俗。民间认为七月初七这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,传说因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,河水因沾了仙气,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,还可以预防疾病

姑娘洗发——湖南、江浙一带习俗。许多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会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,传说不仅可让女性变得年轻美丽,而且还可让未婚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。这项习俗,大约和七夕“圣水”的信仰有关。

香桥会——江苏宜兴习俗。每年七夕,人们都赶来参与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(以纸包着的线香)搭成桥梁,装上栏杆并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。到了晚上,人们祭祀牛郎织女星、乞求福气后,然后将香桥焚化,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(鹊桥衍化),欢喜地相会。

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

最新文章
娱乐新闻
推荐文章

网友跟帖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。

关于八宝网

Copyright 2015-2020 8bb.com 〖八宝网〗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19878号-4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